Loading... - 孔子在开始的时候就反思对人的理解,并且思考人怎样通过自身的自觉、努力和修养来“成仁”。 </br> - 《汉高祀鲁》图记录了太牢礼——全猪、全牛、全羊,这是一种规格较高的祭祀礼。刘邦祀孔,开创了历代帝王祭祀孔子的先河。 </br> - 在一个国家里,应该有一个统一的主体文化,否则它就是一盘散沙。它一定要有一个主流的,起主导作用的思想,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。 </br> - 宋代的阳明心学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髓之后,它的认同更壮大。同时它有自我批评和自我反思的能力,使得它能一次次地重建和发展。这也是儒家能够在中华文明中源远流长的重要因素。 </br> - 以法治国是必要的。但是正如汉初的政治家在秦亡的总结中所说的——徒法不能以自行。仅仅依靠发令是不行的。 </br> - 封建制度的本质是专制主义。如果中央集权出现衰弱或皇帝本人出现昏庸,再好的制度,也很难坚持下去。 </br> - 明城墙的每一块墙砖上都篆刻着铭文——府、州、县、三级地方官、正式官员和相关的文书(吏),名字全要刻在上面。哪块砖出了问题,可以立刻锁定到人。 </br> - 朱元璋惩治贪官污吏的效果非常明显,“一时世风丕变,无不洁己爱民”。贪腐和反贪腐是一个博弈的过程,反的力量大,贪腐就会少,反的力量小,贪腐就会大,这是天理和人欲之间的博弈。这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,这是是否坚持执行制度的问题。 </br> - 武王伐纣是一种摆脱天命、走向人事与政治理念的军事行动。 </br> - 汉朝经历三次大的战役,基本解决了匈奴的边患问题,保证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,没有军事上的胜利,中国现在是什么样子就不好说了。 </br> - 汉代的雄风,就是通过一系列战争打出来的。才有如今“犯强汉者,虽远必诛”这样的决心和意志。 </br> - 我们要对未知世界去开拓、了解和沟通,不达目的不罢休,这是一种顽强的精神。 </br> - 郑和下西洋和西方的地理大发现在性质上不同,我们是张扬国威,宣传中国文化,希望不同文明、不同文化能接触、交流、融合。 </br> - 唐朝的文化表现出一种很宽阔的胸怀,没有文化自信,就不能大胆、大量地吸收外来文化。更不能在自己固有文化的基础上,融合外来文化的因素,来创作出新的文化。 </br> - 很多少数民族,如鲜卑族,通过民族间的和平交往,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来,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,这都是对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贡献。 </br> - 欧洲有多少个民族就有多少个国家,但是在中国五十六个名族是一个国家,这是大的历史发展趋势。中国历史上有分裂,也有统一,但是最终都会走向统一。这不是某个政治家个人的喜好,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独特的道路。 </br> - 乡愁是一种伟大的力量。 </br> - 中国人讲究“做君子不做小人”、“成圣成贤”,所以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担当——为天下担当。 最后修改:2024 年 04 月 09 日 © 允许规范转载 赞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
5 条评论
作者对主题的挖掘深入骨髓,展现了非凡的洞察力和理解力。
作者对主题的挖掘深入骨髓,展现了非凡的洞察力和理解力。
哈哈哈,写的太好了https://www.lawjida.com/
兄弟写的非常好 https://www.cscnn.com/
想想你的文章写的特别好